鄉民、師生起身護樹 要「把記憶傳下去!」
經濟發展是許多鄉鎮的共同期待,作為嘉義縣第一大鄉的民雄自然也不例外,這幾年,跨國連鎖餐廳一間間地設立,縣內許多重大建設也陸續展開,然而,邁向進步城市之時,先人留下的文化資產及生態環境卻未必受到同等重視。佇立於此三十年的中正大學該如何看待快速變遷帶來的種種問題?在經濟發展的期待下,肩負社會責任的我們,又如何讓大家看見文化永續與環境保育的重要?
民雄大學路從省道直通中正大學,全長約五公里,穿越東榮、豐收、三興等村落。三十年前中正大學設立闢建大學路,原本為慶祝日本天皇登基,村民被迫勞動親手種下、後作為軍事掩體的芒果樹,多數遭到砍除或移進中正,倖存下來的,成了行道樹,保留了日本殖民的歷史現場與記憶,更是為師生遮蔭的綠色隧道。好不容易留下的美麗身影,卻在兩年前再次遇上浩劫。
2018年,縣府與鄉公所獲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」補助,以交通安全為由,打算移除原本在雙安全島上芒果樹及黑板樹,改成單安全島。不過,政府未事先告知鄉民,也沒規劃好芒果樹的去向,若不是因為媒體透露,鄉民及中正大學師生因而展開「護樹運動」,具有豐富文化歷史與生態意義的芒果樹恐怕會「一夕消失」。
不願記憶中的美好被連根拔起,鄉民與師生組成「護樹聯盟」搶救芒果老樹。在刺骨寒風中連夜掛起白布條,挨家挨戶地拜訪,拍攝影片、製作懶人包,引發更多居民關心;同時經由不斷討論,查閱交通法規與道路規劃書,多次拜訪官員,縣長也親率多位一級主管接連兩次與鄉民溝通。
我們清楚城鄉發展與道路安全的重要,也強烈認同文化永續與環境保育的價值。但兩者不是單一選項的是非題,只要願意結合專家技術與鄉民知識就有可能找到共存之道。重構大路計畫主持人接受媒體訪問時也主張,大學路工程涉及到台灣殖民歷史與鄉民集體記憶,政府應該要跟民眾公開討論。
為接合「交通安全」與「保護老樹」的雙贏期待,我們邀請了林試所的徐嘉君分享為何因著「爬樹」找回人與環境之間的臍帶;詩人吳晟也和大家討論生態保育及文化保存的重要;交通專家張勝雄教授則從台北南下,以工程科學及交通實務進行評估,分析如何調整設計找到雙贏可能,而當晚鄉長及多位主張移樹的議員也全程參與。 大學路的議題在地方熱議,各家媒體紛紛跟進,鄉民的行動使政府多次舉辦說明會,聽取民意。
這段期間,我們看到鄉民的改變,願意打破沉默,拿起麥克風勇敢地表達意見,沒有華麗詞藻,也沒有工程背景的他們,卻將生活經驗結合科學分析提出對案,透過親自現身,回應當代社會發展。豐收社區總幹事李銘柱說,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民主運動,發現自己是有力量的。
雖然芒果樹最後未能如願原地保留,但在校長的支持下移植到校內,與三十年前搬遷到中正大學的芒果樹再次相逢。因計畫團隊的參與有效捲動社區,促成了在地討論與行動,喚起居民與師生關心在地環境與文史。但對我們而言,更重要的是「培力」,行動過程以在地人為主體,團隊與居民的關係是共同討論、共同創造,互相培力,而非指導,我們和鄉民一起成長。一連串的行動激發了更多想像與動能,與社區有更多理解與互動,甚至延伸更多在地行動。
「把記憶傳下去」成了鄉民與師生的共同使命,除了繼而展開更廣泛與深入的文史調查,也和鄰近的東榮國小及豐收社區舉辦首次芒果文化節,邀請孩子走入社區,認識在地,拜訪耆老,傳承記憶。東榮國小鄭老師告訴我們,這讓孩子知道在地的文化歷史,更有地方情感與認同。未來參與建設時能不只考慮發展就把某個紋理移走,「移走後,就不是在地的文化了,沒有自己的特色,年輕人也留不住。」
鄭老師提醒了我們文史教育的重要性,因為「護樹運動」,我們挖掘本地文史,與居民一起參與公共討論及行動,今年起,我們更開始和中正大學旁的三興國小展開教師文史課程工作坊,透過合作教案設計,期待未來孩子們能從小認識在地,認同這塊土地。
大學特色類萌芽型
嘉義縣
國立中正大學
延伸閱讀
109年12月12日(星期六)13時00分起至14時00分止
登入個人Facebook或Google帳號方可進行留言,每個帳號於開幕式直播活動結束前,成功留言 #2020usrexpo即可獲得抽獎機會,每個帳號僅限1次中獎。
將 於109年12月14日(星期一),於活動官網(網址: https://2020usrexpo.org/)公布得獎名單
【輝葉】XE深層震動按摩槍 1名
雀巢多趣酷思膠囊咖啡機【Genio2】 1名
KINYO 藍牙5.0無線音箱 2名
7-11禮券200元 27名
本活動各獎項預定於12月14日(星期一)透過Email通知並同時公告於活動官網,請中獎人留意中獎資訊,並依注意事項說明寄回相關文件,恕不另行通知。
TOP